陈伟元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设计院院长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跟刚才夏岩老师的是同样的性质,我不说那种高大上的理论,跟大家分享一些接地气的实践。我的题目是《潮——新生态景观主义的实践》。
先解释一下这个潮字,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潮流的意思。这个设计师潮分成以下几大类,是以十九世纪流传下来的以艺术为中心的设计思潮;然后是以德国的理性的以机器和技术为中心的这种设计思潮,还有就是以流行时尚、刺激消费者为中心的设计思潮;北欧功能主义,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思潮;最后是自然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探讨的这种生态设计、绿色设计。
不知道在座有多少人看过《大自然在说话》公益片,里面有句话是“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由国际民生、大自然独特的视角倡导人类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关爱环境。危机这一块就很清楚了,我就不说了,说一下我们的应对,我们的思考。如何运用生态智慧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换而言之,可持续理念,要贯穿于景观设计与管理的全过程当中。这是设计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声。探索新生态景观主义,首先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将这两句话真正融到了我们的生态设计里面去,我们有中国的思维,也有外国人思维,新型生态现代主义的途径需要将科学、园艺学、审美表达、社会条件与生物科技相结合。这是中外的一种文化差异,中国人说的很哲学,西方人说的很直白。
面对设计思潮冲击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尊重地域景观与社会历史文化自然之间内在的联系。今天上午,我们的很多专家教授也提到了这一点,用系统化的思维,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以生态功能、经济、可持续角度,思考规划设计。我们孙部长提到了我们的规划,我们的风景园林,这几个是人居含量的科学。我们从实践的角度,考虑了我们项目的公益性和经营性怎么样高度统一,低成本低维护的生态景观,后面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说。
面对地域性景观消失时,我们对地域文化、景观独特价值传承的思考。我们现在说千城一面,事实上千景也是一面的。我们的思考是展现地域景观精神与环境内涵,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这里面提到了精神与环境统一,文化和物质统一,传统民居及环境形式结合现代商业运营。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农村很多都通了,怎么样破这个题,怎么样让它恢复活力,这是我们的思考。融入当地生活,百姓安居乐业,绝对不是把我们的老百姓赶跑,探索像美丽乡村发展的模式,民俗风情发展模式等等,我们实施生态修复或生态重建的思考。大家知道我们铁汉生态是以生态起家的,那么我们的做法就是保障生态服务和环境调节的基本功能,这是我们生态的基本要求,保留场地可利用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改造,这一块确实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也非常反对否则一切,或者将我们很复杂的环境当成一张白纸来设计,这是不对的。我们措施就是采用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及措施,不是哪一种技术或者哪一种措施就能够解决问题的。生态技术以景观艺术的融合,这一块确实对我们学景观的人,这是一个挑战。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挑两个项目跟大家分享,项目在青岛,是电影生态文化,有山有河有海,这个现状大家也看到,比较水质一般,但是形态也有水库有湿地,还有入海和植被等等。对水位的分析,我们会着重分析20年一遇和50年一遇这一块,生态的自然关系,我们会分析动物群落,生长的环境,历史的环境等等,植物的群落的生长环境,以及他们和水这种关系。当这些分析清楚了,我们再考虑人是怎么活动的,这样就推导出我们这个方案,这里面有一个总体的策略,我相信作为一个设计师都会这么思考,我这里就不做详细的叙述。推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我们基本上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是从河床来考虑,第二是从河岸来考虑。
第二,对当地城市景观场地的生境保护与开发。主要是对场地和植被进行保留,对河道进行拓宽,如果经常做河道设计的人相信都很清楚,我们很痛苦怎么样跟水利的排洪以排洪为主这些观念的一些冲突,或者说怎么样融合,那我们最朴素的想法,我把河道拓宽了肯定能满足水利的要求,另外就是说把清瘀泥也是其中的措施,丰富水体形态,恢复植被。因为现在已经有一些水利设施了。现状硬质堤岸,我们会恢复自然的,这样才能把场地扩大。我们考虑的是从乔木,包括这些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如说乔木可以防扬尘,包括有些水的净化。这个是建立水的各种形态,以及不同形态对水质的影响我们都做了分析。这个水主要是过滤,增加水里面的氧分。
第三,是土壤植被综合净化。这里面对水也是净化的,小溪也是土壤的一些过滤,生态净化,像湖我们还会做一些喷泉,这个喷泉也是增氧,也是一种生态净化。喷泉对于水质也是一种稳定调节,像河道是清水蓄水,包括下游的这些植被净化,最后排到海里面的水保证是干净的。生态驳岸,生态净化,生态河道,各种生态作用,这里面都会做一些分析。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