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大热的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整个地球除了成山的垃圾,就只有Wall-E一个垃圾分装员,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工作,但垃圾似乎永远无穷无尽。这不一定只是幻想,按照现在全球城市固定垃圾20亿吨的年产量,以及5%以上的年增长率,若没有自然降解和再循环利用,300年后垃圾将覆盖整个地球,厚达1公里。
如今,中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根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40公斤,全国城市垃圾年产量达到约1.5亿吨,而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导致许多城市旧的垃圾填埋场提前封场。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已经很难找到新的垃圾填埋或处理场所,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城市对土地的需求不断扩展,原来偏远的垃圾填埋场所已悄悄走进了城市。城市在承受垃圾污染影响的同时,还面临如何处理新增垃圾的困扰。因此,城市垃圾管理问题不仅仅是环境卫生的问题,它已经逐步演变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百万拾荒者成为城市垃圾的“初级分类员”
我们总是侃侃而谈垃圾围城的时候,城市中一个以拾垃圾为生活来源的特殊群体,却无意中成为城市垃圾分类的关键一环,有人将他们称作“拾荒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推着平板车或自行车,出入街头巷尾和居民生活区;另一部分人则出没在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填埋场。他们整天与垃圾为伍,以拣垃圾、收废品为生。
拾荒者在完成将“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中,除了为其生存获得微薄的收入外,也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从事了一般人不愿、不屑从事的第一道工序——捡拾、分类工作,为可再生资源的回收与利用提供了便利,也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提供一条省钱、便捷、有效的方法。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混合或分类的程度。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前提条件。而目前,由于受观念、经费及体制的限制,我国城市的垃圾回收、处理大多是定点投放、混合收集、定期清运、集中填埋等方式。一方面,大量可利用的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另一方面,大量有害物质未经分类直接进入垃圾填埋场,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造成了即在的、潜在的环境污染,同时还增加了垃圾运输费用,加重了填埋场的负担。拾荒者自发地以收集废旧物资、拣拾垃圾为职业,无意中起到了垃圾分类收集的效果,为实现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匡正了现行垃圾收集体制的弊端。可以说,拾荒者是民间的环境、资源保护工作者,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社会分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城市垃圾分类需要“内外兼修”的社会共识
对这些拾荒者来说,也许并不懂什么是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只要能卖钱的,他们就会从垃圾桶内分离出来。虽然从客观上起到垃圾分类二次回收利用的作用,但相对每天需要分类的几百吨生活垃圾无异于杯水车薪,更多有害的、回收价值不高的还是被抛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合理的垃圾分类不仅能节约财力,减少浪费,更主要的是能让垃圾得到合理消化,缓解垃圾围城的窘状。倡导垃圾分类在我国有10多年历史了,但大多数城市收效甚微,那么垃圾分类收效不好的原因何在?
据统计,我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它,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利润和生态利益。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回收和处理,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分类垃圾收效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众对垃圾分类热情不高,这里有几点原因:一是缺乏明确垃圾分类标准和垃圾回收装置。至今很多地方垃圾分类标准都不一样,有的分成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四类,有的地方分成干垃圾和湿垃圾,这让民众不知如何投放。二是很多地方把本来已经分好类的垃圾又混合在一起,这也挫伤了很多民众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三是在垃圾终端处理上,很多城市仍采取填埋的方法,这对垃圾分类并没有要求,也影响了源头分类。
无论从城市发展还是民生幸福的角度来考量,推动垃圾分类都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环保观念的形成要靠“内外兼修”的全民共识和“软硬兼施”的真抓实干,让人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和意识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垃圾后续处理的硬件支撑,软件再好,也终会疲软。从全球范围来看,垃圾问题一直都是项极为艰巨的工作,有可能得花上一代人的时间,化解垃圾分类处置之忧,还必须多拿出有成效的实招、高招和妙招,即使是微创新、微进步,日积月累,也终会有所收获。
“清洁直运和垃圾分类”点亮垃圾治理未来
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是治理“城市病”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一座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三个月不搞建设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三天不抓环境卫生,不抓垃圾处理将会是一座臭城甚至是一座死城。杭州垃圾治理工作在全国起步是较早的,自2009年实施“清洁直运与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围绕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目标,实践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成功经验,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打造了具有杭州特色、时代特征的垃圾处置“杭州模式”。为进一步做好城市垃圾治理工作,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要求,杭州城研中心相关课题组在王国平主任带领下,深入杭州市城区、部门、企业开展考察调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就当前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论”。
我们认为,现在垃圾治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核心问题是没有采用以垃圾的末端处置方式决定前端分类的科学方法,结果往往是工作力度越大,越有可能走偏方向,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创新垃圾处置模式、提升垃圾处置能力、完善和推进垃圾分类的运行机制是提升垃圾治理能力的“当务之急”。
一、垃圾分类“四类”法改为“三类”法。分类是手段,处置是目的,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末端的处置能力决定前端分类。当中端分类运输和末端分类处置的条件还未具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将厨房垃圾分类出来,势必造成分类回收的厨余垃圾超过实际处置能力,分类好的垃圾只能再次混合运输、混合填埋、混合焚烧。因此,前端全面推行“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三类法分类,把“厨房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合并在一起,统称“不可回收垃圾”,改变分类收集超前、浪费财力物力现象。
二、突破厨房垃圾的处置能力瓶颈。一是规划建设厨房垃圾处理专线,对城市厨房垃圾总量和现状进行系统调研,科学计算厨房垃圾生料和熟料比例,鼓励“厨房垃圾”试验线的研发,完善相关处置技术,扩大日均厨房垃圾处理量,彻底解决厨房垃圾处理资源化难题。二是集中一地建设厨房垃圾处置线与焚烧厂,按照集约化原则,及早规划建设用地,集中一地规划建设厨房垃圾处置线与焚烧厂,设计完善“一车两箱”等垃圾运输车型,科学提升垃圾中端分类运输能力,统筹规划垃圾焚烧残渣的运输、填埋。
三、探索实施垃圾处置费随袋征收制度。发挥市场作用,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垃圾分类与减少垃圾产生,是遏制垃圾源头增长、实现垃圾减量化的最有效方法。可加大收取环卫服务费收取力度,使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真正深入人心;探索通过经济杠杆,实施垃圾处置费随袋征收制度,以“收费门槛”推动“主动减量”,从而达到垃圾减量的目标。
四、继续深化垃圾清洁直运的工作机制。清洁直运是杭州围绕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目标的成功探索,过桶车直运、车车直运等营运模式创新,做到了“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外露,沿途不渗漏”,形成了规模化效应,避免分城区各自为阵而增加成本;形成了统化效应,避免集疏运三者分离而增加二次污染;形成了整体化效应,避免垃圾中转站再次出现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继续总结提升清洁直运的杭州模式,实现垃圾中端运输环节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高。
五、形成清洁直运与垃圾分类工作治理新格局。一是清洁直运与垃圾分类管办分离,城管委负责行业监管,发挥区、街道、社区在垃圾分类中的主体作用,环保企业参与前端分类、并统筹中端清运、末端处置的一体化工作,实现管办分离、明确分工、协同共进。二是建立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考核机制,加强垃圾处置工作领导,坚持各城区垃圾处置工作一体化,理顺层级管理体制,落实层级管理和属地管理,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在垃圾减量化中的主体作用,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定点、定车、定考核、定成本,推动垃圾处置“三化”目标的实现。
总之,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是我国城市垃圾治理的大趋势和必然要求,小垃圾考验政府大智慧。我们应重视起来,尽快从失败中寻找经验,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找出问题的症结,建立有序的垃圾处理体系,制定更合理的操作办法。垃圾分类问题是一场慢性病,需要长期的制度支持,坚持服药,不能稍有思想放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治理,只能造成效果不佳的局面,只有长抓紧抓,才能让垃圾顽疾得到良好疗效。
上一篇:保护湿地 生态补偿要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