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建系十周年暨作为中国风景园林学开端的“造园组”首届学生毕业60周年,由清华大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明日的风景园林学”国际学术会议于2013年10月8—9日,在清华大学举办。
两院院士吴良镛,工程院院士孟兆祯,麻省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安妮·斯波(Anne Spirn)教授,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风景园林设计系主任尤根·瓦丁格(Juergen Weidinger)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景观学系系主任艾伦·德明(Elen Deming)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景观学系前系主任尼尔·柯克伍德(Niall Kirkwood)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风景园林系系主任理查德·韦勒(Richard Weller)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罗纳德·亨德森(Ron Henderson)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王向荣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刘滨谊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成玉宁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刘晖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景观学系系主任万敏教授,《中国园林》主编王绍增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金荷仙研究员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40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10月8日上午,举行了大会的开幕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邓卫致辞并对与会来宾表示欢迎。王向荣教授宣读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陈晓丽理事长的书面致辞,陈理事长在书面致辞中提到今天的风景园林学是集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为一体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的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风景园林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需要从理论基础、教育科研、业务实践等各层面加强总结,深化反思和探索,强化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为明日的风景园林学创造更好的局面,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首任系主任、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劳瑞·欧林(Laurie Olin)通过视频发来了致辞,对清华大学景观学系建系十周年表示祝贺。
开幕式后是大会报告,上午的报告由王绍增和张大玉教授主持。吴良镛院士、理查德·韦勒、安妮·斯波、艾伦·德明教授分别作了题为“风景园林专业与社会发展”“管护起来?——反思21世纪风景园林学的存在根本”“风景的语言”“当下风景园林学中的明日价值观”的报告。吴先生介绍了新中国第一个“造园组”的创办历程,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与风景园林专业的推进,以及清华大学景观系的成立过程。学科创办发展之不易,如今的大好时机需要我们更加珍惜,我们要团结一致来共同促进学科的发展。理查德教授讲述了生态背景下的风景园林,风景园林学在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时候,应该承担起哪些责任,我们应该如何来保护生态环境,如何发挥风景园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我们风景园林人应该怎样更好地共同来关注全球景观,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宏观的规划、更宏大的设想来进行管护式的规划,必须以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更综合的理念来实现更美好的环境。安妮教授在报告中提到:每一处风景都在讲述一段故事,景观有着自己的语言特点,有着其自身的语法结构及规律,景观元素有着自己特殊的涵义。她还通过案例讲述了景观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语境下代表着不同的涵义。设计者应该深入研究不同的设计要素可能表达的不同意义,并能把这种意义赋予到环境当中去,这样才能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景观。艾伦教授讲述了价值观在风景园林教育、实践中所起的作用。
下午的报告由李敏和许大为教授主持,刘滨谊、李树华、徐嵩龄、郭明友分别作了题为“风景园林三元认识论”“基于提高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植物景观营造手法”“风景园林学的学科间概念植入”“关于中国园林史几个重要问题的再思考”的报告。刘滨谊教授的三元论引发了很多人的兴趣,会场提问与讨论也极为热烈。李树华教授讲述了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的应用,以及适地适树,了解植物的演替性或动态性对营造可持续风景园林景观的作用。
10月9日上午报告由叶强和朱玲教授主持,孟兆祯院士第一个做主旨发言,题目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园林之林”。 孟先生以诗概括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特色:“综合效益化诗篇,诗情画意造空间,巧于因借彰地宜,景以境出美若仙。”并结合具体实例论述我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成玉宁、尼尔·柯克伍德、尤根·瓦丁格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从兼容走向自律——论风景园林发展趋势”“棕地2018:对后工业景观的再度反思”以及“风景园林设计中氛围营造及评价的导则”的报告。成教授谈到,我国风景园林学经历了6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范畴,成为一级学科,离不开实践的支撑与需要。必须从理念上重视风景园林学理论体系的建设,而不是简单的“提档升级”。风景园林学理论兼及科学与艺术双重属性,需要突破“强调科学”与“凸显艺术”的壁垒,在科学与艺术之间建构起有机的纽带。21世纪的风景园林教育与实践中心在中国是历史的必然。风景园林学面临一次重要转型与发展,值得我们共同关注与探讨。尼尔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美国棕地的过去与未来,并对其改造的原则与实践进行了阐述,现场观众就我国棕地改造问题与他进行了激烈的探讨。
下午报告由邵龙教授和金荷仙研究员主持,刘晖、罗纳德·亨德森、万敏、杨锐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中国地景文化思想之现实意义探索”“风景园林学与大学”“桃园与悬圃:鄂西岩溶地区互补之古意风景”“境其地”的报告。杨锐教授大胆畅想,如果将来某一天,我们这个学科有更好、更贴切、更有前瞻性的名称,并在学术共同体内达成广泛共识,学科名称还可以进行调整,他建议“风景园林学”可改为“境学”,引起台下观众的浓厚兴趣。
会议还安排了3场论坛,分别为“明日的风景园林教育论坛”“明日的风景园林实践论坛”和“明日的风景园林青年论坛”。教育论坛由华中农业大学高翅副校长主持。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王向荣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党委书记杜春兰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曹磊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风景园林系系主任理查德·韦勒教授、新西兰林肯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米克·阿伯特(Mick Abbott)副教授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实践论坛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胡洁副教授主持,深圳奥雅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设计师李宝章先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系主任朱育帆教授、AECOM中国区景观规划总监梁钦东先生、广州筑原设计院总裁陈
圣泓先生、戈建建筑师事务所戈建(Godelet Nocolas)先生以及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景观学系前系主任尼尔·柯克伍德教授作了发言。青年论坛由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郑晓笛主持,清华大学博士后赵智聪、AECOM景观设计师黄剑、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沈超然、北京大学博士生傅微、同济大学博士生戴睿、深圳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风景园林师池慧敏参加了论坛。论坛讨论热烈,发言踊跃。
最后,杨锐教授代表会议组织者致闭幕辞,并宣布2014风景园林学理论年会将于同年10月中旬在清华大学或海外举行,主题是“复杂性与系统性:风景园林学方法论”。